|
明代禁书:《弁而钗情侠记》 第一回张舍人能文能武王虎子再战再胜 ( Y1 M5 Y0 s: s" {4 _& M2 O- E) P8 `
酒是迷心鸠毒,色乃伐性斧刀。任是铁汉入其中,也教儿女情胜。金刚婆塞各异,健儿美女妹殊形,只因一点志诚心,搏得男甘女嫔。 , n; K0 {4 D# o" p# T& s
这首《西江月》,单言酒色二字。任是伶俐聪明,铜金刚,铁汉子,不入其中便罢,一或沾染,未有不为迷惑者。就如楚重瞳杀人如麻,到垓下之败,也不免虞兮虞兮之叹。可见儿女之情,虽英雄亦不能免。这犹不在话下。 + H# b5 {" v( ^2 L" D' r
我如今单说国朝一个英雄,文魁天下,武冠三军,也被酒色二字失了身,成了一段佳话。真足供千载奇观,为有情者榜样。
& B' G) i% u, k/ B9 w% M N6 m 话说天津卫有一小舍,姓张名机,字射四,年方十四,臂力过人,能挽铁胎弓,善使方天戟。曾得异人传授单鞭,神出鬼没。连珠射箭九支,贯虱穿杨。更有飞蝗,一发百枝,发无不中;火龙神标三十根,标到火炽,中无不死。而且有飞抓,三百步内,取上将人头,如囊中取物。至于骑烈马,舞长剑,特余事耳。却是生得: 3 T. z& A7 [- I4 x
眉分八字,秀若青山,目列双眸,澄如秋水。淡淡玉容满月,翩翩侠骨五陵。若非蓬莱仙阙会,定向瑶池花阆lang苑逢。
0 |. l6 ^4 z$ Z" \3 J. p; w# [7 [ 当时值多事之秋,张机目击时艰,有澄清四海之志。其父张弘,字子重,曾为宁抚总兵,以不合时宜,闲居在家。其兄张权,已荫袭指挥使。母金氏,亦安乐无恙。 + Q2 _/ h [- ]& [
一日,张生感不如识一丁字之语,遂告其父,欲就学焉。父深喜曰:“吾家世双武功见奇,而子独有志文事,是出类拔萃之见也,吾何不从焉?”
9 h: z P) g+ ?1 d( K 择师而往,张生笃信好学,不耻下问,待师长以敬,接朋友以信,进退谦谦,威仪抑抑。虽熟知其为武弁子,亦不能以纠纠桓桓目之。三年而五经、诸子、文章、诗赋,词曲、歌吟,无不了然于胸中。稍有余闲,涉猎琴、棋、书、画,凡一经心,无不得其精妙。可谓锦心绣肠,慧舌莲心,古之李白、潘安不过是也。忽文宗较试,三战三胜,遂为附学生。文士填门,衣冠接踵。张门以三世武夫。忽通斯文于一日,非射四之就学,何以至此? 8 O" ?; @( V. ^0 I: K& s$ ^$ p
张生柘落不羁,豪放自喜,花柳丛中不着迹,亦不拒绝。常曰:“酒中可以得道,花里可以遇仙。安见去此,便学佳士。” ' w6 ^3 d3 W' }, q v% N" ?- H
时抚台观涛,乃当世名士,报喜作养人才,季考拔张生第一。张往谢考,始知为武弁子,骇然称异,道:“贤契文字,英雄大度,笼罩万人,自是济时宰相,却不意出之将门,而忠厚和平之气,溢于笔端。他日出将入相,享人臣之贵,而能保其令名者,舍子其谁?”张子再四逊谢。
, {) U! T" }7 I, |. B5 m) E 从古颜回虽贤,得孔子而名始彰。张生虽是文武全才,不过随诸生进退,未能名扬于时,得何抚台一赞,天津卫哪个不晓得张生,又兼何抚台日日差人挥问,二、三日定一接见,好不稀奇。并其父其兄,亦增光许多。 $ x" q/ v8 G% i
一日抚台道及边关时务。张生道:“边帅失和,必败无疑。”末几而报有失,边事日急。何抚台手足无措,请张生问道:“以四海之大,天下之众,经略之严,而不能制一小丑,其何故也?想在兵不强,将不勇乎?” , A& l* B/ U+ d
张生曰:“不然,兵非不强,将非不勇,而所少者,谋士耳。譬如捕兽者犬,而发纵指示者人也。不得其人,犬何能乎?今之经略,皆书生耳,所重只是文字,非不寻一、二后师,然都是寻章摘句,调口弄笔之士。只好伴食帮闲,饮酒食肉,代笔撮空,何能谋及军国大事。间有一二执事,欲矫其弊,亦不过收一二勇夫,授以家丁健步之职,为护身奴才。竟未有一躬谦下士,延揽英雄者。盖智谋之士,禄非所干,位非所急。胸藏大志,腹隐良谋,有战必胜,攻必取之策,平定大乱,挽江河之能,抱道自高,不求闻达。遇知已而起,则鞠躬尽粹,誓死靡地。此人一得,驱市人可挞劲敌。矧shen将上之众,兵甲之利,何一小丑之难乎耶?”
; M* S; F3 z. b4 O 何抚台满口称道:“此言深切时弊,老夫请题圣上,开延揽招徕lai之典。”又问:“贤契乃将门之后,今敌兵猖獗,攻守之策,当必有以教我。” ; y8 x6 d3 ]1 r6 r( b% V
张生道:“贼寇虽强,然彼惮敌兵袭其后,亦不敢深入。只恐附近地方山贼顽民,乘机窃发,不可不防。生有水陆攻守四策,可保此地无忧。”因出袖中图策献之。 ( |' I: ~* o3 X/ n% ]
何公接看良久,叹曰:“此济时急务,有子如此,国家可谓有人矣。”张生逊谢。 6 P- ^9 w0 y) W0 h5 `
因辞何公,往出肄业,作秋试计。何公不能留,一边差人依张生图作防守之具,不题。 # J. [1 z/ a3 D
且说天津附近二百里外,有一凤凰山。与二祈山相接,头在山东,尾连陕西,连绵不绝,有千余里,乃响马聚集之方,绿林出没之地。内有一山寇,姓郑名雄,号混天大王,手下有十个弟兄,五万喽啰,其他响马附从者三千余人,知边关振动,便要起兵袭天津,取山兖,渡黄河,掠准阳,渡镇江,直抵南京。
3 g# ` H% G# K6 L6 y 当日聚众商议,择日起兵,有军师陆羽上前道:“哥哥且略从容。天津乃南北重镇,三边总领,十三省通衢。那何抚台谦恭下士,甚得人心,雄兵十万,战将无数,我若轻举,四外郡县一闻有警,援兵拥津,那时首尾不顾,岂不惹火烧身。依小弟之计,众弟兄能事者,择一、二人到天津投献,如那里无人抵敌,便挨身而进,作为内应。我等提轻兵晓伏夜行,不消三日直抵天津,里应外合,一到便取。此兵行诡道,知彼知已,迅雷不及掩耳之说也。若是他那里人才强胜,便索按兵息甲,积草屯粮,买马招军,待时而动。倘必勉强动兵,恐非万全之策。” ! n" [! D9 t* b! G( r7 a) R o5 h" V
郑雄道:“军师之言,众兄弟以为如何?” 2 q6 E8 F$ W- Z' `" o: T) I
众人道:“军师之见实为万全,伏乞哥哥喜纳。” 9 b( E5 P5 u, k& @
郑雄道:“既如此,哪位兄弟敢到天津走一遭?”
! a7 N1 r0 k) i. o$ R1 Y% C 早有一人应声而出,众视之,其人身长八尺,年约四旬,白扎巾,银抹额,白蟒袍,银叶甲,五路须,紫檀脸,姓王名飞豹,字虎子。上前打躬道:“小弟不才,愿往天津。” . {$ l% S, \+ m( X& t% B7 [$ g
郑雄道:“若得贤弟一行,管教夺尽天津文武之魄。不知单行还要伴同去?”
/ ~2 F1 ^3 R: H+ c8 k 飞豹道:“只带小女同去便够了。”
) N: I; m# e9 O6 g R/ ?; z 原来这王飞豹乃太原人氏,娶妻姚氏,甚有姿色,势宦欲淫其妻,陷飞豹于狱,其妻缢死,知县觉其为冤,顿为释放。飞豹恨不能平,趁夜放火,毁宦者屋,而尽诛其家,抱二女,欲逃进京,上本鸣冤。路过山寨,为贼兵所阻,连杀数十人,众头领亦不能胜,陆羽劝郑雄礼请上山,坐了第三把交椅。他感其妻死节之情,亦终身不娶。 1 h0 o$ |! n- Q2 t/ P* w% I
二女长曰女英,次曰女杰,读书知礼,勇冠三军。飞豹常对二女道:“我本良民,岂肯为盗。当时我四海无家,你姊妹无靠,故苟延性命,藉此安身。你当留心文武,一朝改邪归正,当舍身报国,将功赎罪,复为良民,此吾愿也。”
5 ?( @# J( P1 |1 G0 l# v& v 同寨有求亲者,回云:吾女有誓,必文武如彼,便偕连理。有几个与她交手,不是锏打,便是活捉,此后再无人讲亲了。 , W# y/ j6 V+ `/ Q' K
& Z7 U: |* y& v" B$ R2 G6 ]% r
郑雄知他父子武艺精强,故大喜云云。吩咐排筵送行。
8 H% S) q) b% `; s' ?& A 当日飞豹回房对二女道:“明日同你姐妹往天津投献,倘皇天怜念,觅得机会归正,方是我父子出头日子了。”
% R$ j) x" Q; m# n' F 次日王飞豹装作投军模样,带了长枪,二女青棉袄,软靴,带了锏、刀,把三副披挂包在袱包内,骑了马,众兄弟送至交界而别。有分叫: 7 g% W8 s/ x# Y- B' K# F9 y5 m
$ ^- s5 i, f, Z
凤凰山失去三虎,天津卫增了四雄。
6 r; x" J" V0 X, R- L' [' s3 B. C! z, s" l/ D2 f
一路饥食渴饮,昼行晚宿,三四日,来到天津。见城上旗幡招展,枪刀密布,吊桥高拽,告示四张。守门军士如狼似虎,高挂盘诘奸细大牌。 z! ]7 u" C9 ~, t' D
飞豹欲近观榜文,二女道:“兵荒之际,恐招猜疑,不如竟去报献为是。” ; a4 w9 j4 g7 b: b, }
王飞豹然其说,竟到城门下,高声叫道:“我父子三人是来投献的,烦长官通报。” ( c- J1 n- ?' R' y' S1 G3 }) i
那守城军士回道:“投军的进南门。俺这里单管人客出入的,南门上有招军旗号,你们去。”
& U' B0 Z- U9 X8 E! \ 他父子三人转到南门,果见招军旗飘摇城上。他与军士通了来意。军士报过,蓝旗手引入,见游击府。游击府问他姓名来历。他呈上手本,上写道:“投献人王飞豹,长女女英,次女女杰,系太原人氏,年四十有二,长女十七,次女十六。幼习韬略,长攻战具,十八般武艺,艺艺皆精,六韬三略之策,策策皆晓。皇上俯体恩将,敕旨招士援边,千里投献,愿为前部。” . u0 d1 Z* F: G$ M5 _0 p7 F) X' i
游击看了手本,着了一惊,忖道:“我说他是投军的,原来是讨荐的。”就叫请起,道:“你欲守边,必须面试武艺。”
) Q& y' Z5 _1 o- b. w 王飞豹道:“马步水陆强者便来。”
- U( [; N& z p5 R/ K5 K6 z& v 游击命五营教师与他比试,多则三合,少则一合,不是枪伤,便是锏打,半日工夫连伤十二人。
+ ~. k4 d& b& r5 K& Y 王飞豹笑道:“还有什么,快些来。”并无一人敢应。王飞豹大声喝道:“你这些骗钱粮吃的,太平时节也不知虚耗了朝廷多少军晌,今一王飞豹不敢对敌,万一兵临城下如何是好?” 0 Y9 @ U& H$ J2 y5 `
游击惊得面如土色,打起精神,强挣着道:“你父子且回住寓,待我禀过抚爷,召你相见。” 7 h M9 @4 ]; O
王飞豹收枪作谢,又问游击讨下处。游击只得差人送到一店中安寓,又只得送些酒来与他。
A- ]" A; `) q* G7 G6 V 次日,游击以告抚台。抚台道:“他既出大言,自有抱负,便不该轻自着人与他比试。如今被他看轻了我。天津卫外人闻之,道我天津无人,有兵事相犯,必须胜他方好。” " w+ j8 T9 q2 ^& U5 n( w
当有胡大刀、骆都司、肖铁枪三人跪下道:“我等蒙抚爷抬举重用,愿擒王飞豹父子,以振天津兵威,表抚台育才之德。”
2 |+ n& n2 F# X0 x# o 何公犹未开言,忽报总爷来见。抚台令三人且退,迎着许总兵,道以前事。 $ d* h7 q) N S
许总兵道:“我亦为此而来。输赢虽仅他父子三人,而关系实在天津。我部下有惯战将沙奇、周正、桑新,帮扶胡、骆、肖三将,缓急还好支吾。我亲自下场比试,看是如何。”吩咐大小将官,明日俱披挂教场伺候。
% |( O3 t0 a" i6 F. \ 次日命游击着人请王飞豹往教场比试。王飞豹打发了来人,吩咐二女道:“许总兵是久战将官,部下必有能者,须要谨慎。”二女各各留心。 9 \! c2 D4 k! B8 I: o
来到教场,参见许公,上马比试,枪伤了胡大刀,锏打了骆都司,箭中了肖铁枪。十合内连败三将。沙、周、桑三人齐出,他父子再战,未及二十合,三将又败。
g7 i3 ^" @1 O2 R 许总兵大惊,只得强作欢颜,对王飞豹道:“贤父子真是武艺精强,暂留数日,待我与何抚爷说知,上本题请你领兵上边便是。”差人送至寓内。他父子三人笑吟吟而回。
/ ?$ ?& A* C) h, w& B 却说许公回见抚台,道以前事。抚台甚是不乐,许公道:“明日同到明伦堂,召合卫官吏并本地文武乡绅,学内诸生,或者寻得个退他的人也未可知。”次日乡官都到明伦堂,议了一番,并无一个应承。抚台心焦,忽张生自外来,见过抚台、诸官父友,坐下。抚台把上项事语之。
2 p8 g+ S& ?& O, ~9 K6 s' u, Q; |- h7 j 张生挺身出席道:“向承父师作养之恩。张机虽不才,愿独当三面,生擒王氏父子,捆系辕门。无劳父师挂念。” ' O5 T* S% h9 Q9 D( b, w7 x6 [, c
抚台道:“向以文事相知,不意又精战伐。此国家之福,老夫之幸也。” a# K( c# n+ F/ v: w" s
其父张弘喝道:“多少文武不敢应承,当你有多大本领,敢直任此职。”又对抚台道:“小儿狂妄,不堪重用。”
* _- I3 ` B4 R 何公道:“君知令郎,不如老夫之验也。老夫攻、守、战三策,俱出郎君,算无不中,老夫因军事旁务,一时忘怀。未曾专人请来计议,令郎不是那徒读书而不能通变者。君无忧焉。”因问张生可有披挂。 * k. l% z- a1 x( i7 {
张生道:“久恋文事,未备战具,实未曾有。或家君者可暂借用,战马则无处觅矣。” 正是: 3 C* ^/ A1 D! k& ^5 ~! |
: a. Y. A2 h/ P何处觅龙驹,驽马盈路道; % w4 A2 s# U: E( _+ G
骅骝伏枥中,伯乐伤以悼。
# q. i9 B8 `3 e/ K2 X1 Y9 u# @) L+ z ! V. B' b! V# l5 J. O
3 @* m9 ~/ H' }( R; O" A9 y
第二回美丈夫龙争虎斗难姐妹滞雨犹云
; a% ?" T j) [3 U$ ~+ M 话说何公问张生可有披挂。张生道甲胃可借之家君,惜无战马。许总兵道:“昨日得番马一匹,名曰墨麒麟,身高八尺,长丈二,纯黑不杂,身如火炭,无人敢骑。不知贤契能御否,如骑得伏,便当相送。”
3 i+ B9 Y, V# D% ~2 S3 D2 @ 张生道:“今在何处?” s# d% p6 A# k3 X% j) J
许公道:“只有马夫万能牵得,他人不敢近前。”因令万能牵至教场。张生踊身一跃而上,这马从未经人骑过,好生撒野。张生心雄力壮,哪怕猛烈。狠骑恶打,约有半日骑伏了,竟是一匹良骥。许公极夸其能,又道:“前征西川,士官送有锁子乌银连环唐猊铠一副,乌银吞龙抹额一个,蜀锦团花皂罗袍一领。老夫因有战具,未曾穿着,也送于贤契,少壮虎威。”急差人取至。 ( X2 x. Q" O/ o# a' L2 E5 i
张生披挂起来,就像量体打造的一样。抚台看了,对许公道:“物各有主,事非偶然。即此一事凑巧,其胜王飞豹必矣。” , W$ g5 i( H; Y; l. G5 O
许公道:“正是,一似天设地造的。”当夜便留张生到后堂饮酒。 4 R" f! F# `8 f& Y8 _
张生道:“此人远来,所负必不止于武艺,明朝可拨一千于彼,一可以壮军威,二可以知其所学。”何许二公极口赞是。
) q4 \/ @* V, [& u. H 酒罢,张生回家。
; }" M" Q/ s% U" f! p 次日,张生全装披挂,九吞头,一十八扎,骑了墨麒麟,直至教场。其父放心不下,亦至教场。抚台已着人知会王飞豹,王飞豹带了二女,已到教场。两边俱参见抚台,抚台各赐酒三杯,传令各拨兵一千,任凭指挥。
. C* I, f+ l( m% X 何抚台、许总兵并张生之父,坐演武厅上观兵。但见: 7 Y6 c1 k; F3 r A1 ]
' y+ N* q5 d6 O旌旗迷丽日,杀气乱行云。刀枪寒飒飒,锏戟冷森森。弓弯秋月样,箭插点星寒。金甲如黄橘,银盔似玉钟。锣响惊天地,鼓擂似雷鸣。人赛狻suan猊ni猛,马赛蛟龙雄。三通鼓罢英雄出,斩将搴旗半日中。 7 d; X5 ?8 z, M: _8 _+ U$ ~
三通鼓罢,王飞豹把一千军左招右展,摆一个四门斗底阵。张生摆下一八门金锁阵。
! |$ [+ n; b/ J$ \6 x/ L0 M 两阵上旗幡开处,现出王飞豹,怎生打扮:
7 s0 G: w' S1 }+ n" k
. h6 U& Y) e: H' x: w) m. }9 b白马飞如雪,蛇矛色辉霜。旌旗招展处,罗刹出景苍。 , o E: u' y: V# `) ?2 l0 E
左有女英,右有女杰,威风凛凛,杀气腾腾。
7 c0 Y3 h( ^& p. ?- q 东上鼓角齐鸣,现出张生,怎生打扮: ; j2 `: O+ S: a& d$ i
: o/ Z$ ?# b# `# @ M6 l$ o7 B铠甲乌银砌就,皂袍蜀锦裁成,飞蝗标箭紧藏身。更有画戟占胜,铜鞭出没怎测。飞抓起落惊人。墨麒麟到取人魂,俊俏郎君恁狠。 $ j- q+ m! J8 Z1 A# x1 x9 N, X2 ?5 O
左有家将张忠,右有张义。 ' i/ ]' W# `2 f2 w- R
王飞豹凝睛而看,见东阵上拥出一员标致少年将,不过十六、七岁,雅度从容,毫无卤莽气像。飞豹看了,喜之不胜,自忖道:得婿如此足矣,不要论他武艺,只此一般和平气像,也化了人好些粗心浮气。遂从容道:“东阵上将军愿留名姓?” 5 J) d+ X6 F- |! u* p3 X
张生欠身道:“王将军请了,某乃太原总兵张弘次子,张机是也。因将军连败众将,特来领教。”
6 L: t9 G0 d0 r+ T* w 王飞豹道:“原来是张子重老父母的舍人。张老父母威名,播于寰宇,微末也久仰大名。小舍今日轻身临敌,枪刀之下无有面目。倘有疏虞,可不失了令尊大人脸面。不如另着他将与老夫见个高下为是。”王飞豹实是看上了张生的话。
& u: V1 h4 _5 j( R 那张生不听此言犹可,听了此言,激得三尸神暴跳,五陵豪气飞空,大喝道:“好匹夫,怎敢轻视于吾,我不擒你,誓不为人!”拍马挺戟,劈胸就刺,王飞豹手中枪急架相迎,一场好杀: 6 R! o% r9 }9 z* x6 F/ ?
4 {# Y5 j/ L6 k4 v撩乱舞旌旗,轰轰振鼓鼙。悲风连汉起,然气压云低。
% E8 `( a, z5 y6 L% d: @ 血染霜戈赤,尘扬马首迷。战余谁胜算,折戟满沙堤。 $ [/ @5 W; B, a+ B" Q+ m; v2 ~
二人大战三十余合,不分胜负。王飞豹忖道:“好一员将官,我生平以来末遇对手,不想到此撞着这个劲敌。”暗暗称奇。 ' d6 ^6 ^9 F7 w* z) Y1 E; I& ?
这张生乃初生之犊,要逞英雄,一戟紧一戟,王飞豹却也无半空处。张生想道:“戟是不能胜他了,待我以鞭胜他。”掣出打将铜鞭,用戟逼开飞豹手中枪,照顶门一鞭打来,喝声:“看鞭!” y0 X+ s( K5 S2 b
飞豹叫声不好,把头一闪,正中后心,打得掩心镜星散鸟飞,口吐鲜红,拨马逃生。张生喝声道:“哪里走,我来了!”摆开坐下墨麒麟,赶将下来。
. M/ N$ X$ @$ @ 只闻得西阵上鸾铃响处,闪出一将,高叫道:“张将军休得逞强追赶吾父,吾来也。”
$ Q' }" T1 S% Q' D, F# i 张生见有人接战,便住了马,定晴而看,失惊道:“张生志诚,观音菩萨下降了。” 但见: 1 Z, u: W( v( N: w" o' E# u2 W2 g
/ Y6 S1 z2 b9 h; Q扶额巾纯然烈焰,大红袍血染腥腥。金甲生赤色,战袍长红云。剑带星星火,马如赤爪龙。绒索胭脂染,铜锏紫霞生。好似火龙圣女亲临世,浑身上下赤烟生。
2 _( M& N! Y p. G 张生道:“来者何人?” + B# p8 a. q/ z! p
那女将道:“吾乃王女英也,尔伤吾父,特报一鞭之仇。”说罢就是一锏。 ; i5 f! p/ r1 c2 v* @( o
张生不慌不忙,撤下戟,挥鞭相迎,这一番比前不同: " V Q: ~/ \ ?
! x# f% S: V9 r这一个要报父仇,施威武,那一个要逞已,技展奇才。这一具双锏浑如闪电光,那一个单鞭好似虬龙舞。这一个赤烟驹跑鬼神惊,那一个墨麒麟走天地暗。男女二将似天神,龙争虎斗真不善。 $ F9 U: ^7 C" x. [; ~: _# N3 y
大战二十余合,王女英忖道:“果是强手,不能取胜,诈败佯输,以暗兵擒可也。”虚晃一招,拨马便走。张生明知是诈,放马赶来。 3 U4 m4 L# V& {8 ^
女英料其近,撒开红绵套索,张生侧身躲过,女英再发流星叉,被张生闪开,便乘势诈败下去,女英只道张生中镖,放马狠追。张生取弓箭在手欲射,忖道:“如此佳人,一箭射死岂不可惜?我以连珠箭中凤头,待她感我不杀之恩。”喝道:“女郎看我射妳凤头。” 6 \! ~& K$ B5 ?3 H
女英着了一惊,其箭已至面前,女英以手接住,喝道:“接住了。”语未毕,次箭已中凤头矣,方知张生有连珠神箭,百发百中之妙,乃箭下留情,不忍伤害之意。将欲勒马回阵,张生马已抢到面前,只得重整干戈再战。又是二十回合,直杀得女英有招架之功,无回敌之隙,浑身是汗,遍体生津。 3 f3 s; @8 a6 _# v5 a" t3 T
张生知其乏力,把鞭丢一空,赚她进来,女英被张生杀乏了,看他有空,更不辨真伪,乘空而入,双锏尽力齐下,被张生把鞭一逼,双锏落空,竟扑在张生怀内。张生轻舒猿臂,抓住狮蛮带,拎过战鞍鞒qiao,勒马住本阵就回。 6 S) q* @: X, N; @) W/ L
4 K& N4 q1 F, t7 z* k只听得西阵上高叫:“留下吾姐。”张生回马看那女将,手持双刀,坐下黄标马,浑身俱穿黄。但见:
$ F, t4 h1 q9 S4 G q8 N% E4 {* g- X# d- i5 D) H
头顶金冠分凤翅,黄金铠挂龙鳞砌。淡黄袍上绣团花,丝蛮宝带吞头异。腰下常悬三尺锋,打将金锤如猛鸷。窜山跳涧狻黄班,斩将搴qian旗双刀利。一心要报父姐仇,脸色腾腾生杀气。 4 o( |- d( k; I/ E* i4 M* G
张生看她来得凶勇,忖道:“要与交战,必须放下手中擒的,不如以神抓伏之,擒她过来,卖个一箭双雕的手段,表我盖世英雄。”随于豹皮囊内取出飞抓,祭于空中,喝道:“女将慢来,看我飞抓取妳首级!”
6 {- f2 v, k2 R7 p) v 女杰正赶来救姐,听得此言,抬头一看,好利害也: $ @: u B5 ], X
4 V3 ?3 U+ K- l$ L& B. w1 x5 e
红缨映日云雾迷,空中响亮似春雷。五爪伸缩如龙戏,一系不挂似蜃shen飞。首级不取它不去,心肝不见他不回。昔年马援擒武伯,今日张生伏丽姬。 , D. v- g6 a2 d U& a. a1 C9 E6 l
女杰见那飞抓看看落在头上来,惊慌了,忙叫道:“张将军饶命。” q: [2 W Y5 L+ p5 p
张生道:“丢了双刀我饶妳。” 7 X, k; |" y, j, G2 V
王女杰没奈何,只得丢了双刀,伏鞍哀告。
/ q; A: x. g0 X9 n 张生道:“不妨。我来救妳。”回马竟到女杰身边,把豹囊一抖,收了神抓,乘势将女杰亦拎过马来,也不回阵,竟上武厅来,三军喝采,旗鼓司掌迎接。 ' y4 t1 a, c9 N& H, y; X$ }# P
原来此抓劈面打去,则伤人命。顶上盖下,原是吓唬人的。女杰不知原故,被他一吓便弃了双刀,张生乘她慌张时生擒过马,完了这桩公案,此极有智量,极有仁慈处。 / g. g, Q/ Q _0 O% P+ S
何、许二公并其父见张生鞭伤王飞豹,生擒王女英,抓伏王女杰,真是独挡三面,盖世英雄。迎将下来,见张生一手挟着一个。何公道:“贤契且莫放手下马,我敬你个擒王手。”满斟一大杯,叫门子奉张生饮了。 ( D( a7 }8 r9 j# ?" ~* R
许公道:“秋帏在迩,我敬你个折桂手。”张生也饮了。
# ^0 G, V* u3 u9 d& ~) b! m' J 何抚台道:“既云折桂,探花亦可讲了。”回对张父道:“如此令郎,为父的也该敬一杯。擒王、折桂我二人俱已讲了,探花让你讲罢。”张弦也着人送酒一杯与张生,却不说话。 0 a$ V$ w2 B& {2 ?2 C
何公道:“令郎左英右杰,万人俱见,何讳探花名义。”三人大笑。 o9 x& ^/ {3 f8 h7 U& r4 ~- R+ b
张生自觉脸红,挟二女飞身落马。轻轻放下地来,低声道:“阵上鲁莽,多有得罪。”二女脸红不语。
4 ?) T8 U: _5 L. E( ^5 b+ @ 张生谢了何、许、父亲之赐,各各慰劳了。抚台着二女同飞豹回寓,明日别有话说。又着差官送些酒肴与王氏父子。一边吩咐排筵与张生贺功。 8 G" L. ^3 s; Y [
张生密吩咐张忠张义送酒二桌到王飞豹寓道:“我相公阵上冒渎,欲来请罪,奈抚爷有酌,不能脱身,薄具菜酌,命小人送来,望王爷笑纳。”王公对来使作谢,收了。 ; X1 a9 Q& A/ N! N. G6 L
夜与二女道:“是好仁慈的好汉也。我败犹自可,你们一个连珠箭只射凤头,一个飞抓不取首级,若是尽他力量,莫说我父子,再添三个也断送了。他还是这等谦恭礼下,真是万中无一。” 6 v8 q3 n1 q$ C* \: G* `# B5 x) A
二女合口同声道:“正是文武双全,情勇俱到的豪杰。”
0 ]( p, H' n9 | 王飞豹欲把女儿许张生,又不知女儿心中如何,又未知张生有亲事否,又不知哪个肯嫁张生。她姐妹二人也有此意,但都不好开口,各各点头会意,竟不说出。 * n% E( c/ B5 h1 A9 U+ H4 k* V
却不知何、许二公已有此意,问张生可有亲事否?张生道:“有愿在先,文武如生者方可娶。”何、许一发会意了。 ( g9 ?- B9 ?$ {% r$ D
次日王飞豹亲叩辕门,门上人通报了,何抚台召入。王飞豹上前跪禀道:“王飞豹不度力量,前来投献,今知才艺卑陋,不堪大用,特来辞老爷回去。不敢擅便,请老爷钧旨。” 6 m0 W. s- {* v/ I9 q3 V7 h, ]% ^
何抚台道:“你既千里投献,岂有空回之理?昨日之战,不过欲见你等功力如何,好量能授职,原无他意。我不日起兵援辽,正欲借重你为先锋。有功之日,题请过了,自当重用,必不虚你来意。”
' I6 h! @$ R1 G/ \* P2 N' S 王飞豹道:“老爷这里有张舍人这样人物,何攻不克,何战不胜,小的父子三人,败军之将,安可复用,只求老爷方便,放小人归去,足感洪恩。” 6 L8 ^8 T+ s6 m& e+ @4 W* A8 y0 l
何抚台道:“张舍人乃本院得意门生,文武双全,慈勇两备。他虽胜了你父子,在本院与总爷前,着实赞你父子才堪大用,不可以一蹶失上城之将,你不必推辞,此去援辽,剿退囚虏,恢复辽阳,封候指日可待。正是树奇建功之际,不可当面错过。”王飞豹看何抚台言语真诚,只得应允了。 9 o4 V% A) H8 |9 ?; w9 f3 j
何公又问道:“你二女可曾许人么?” / s! N: `( _) V: o" f
王飞豹道:“小女有愿在先,必才艺相当,方偕姻眷,如今尚未有主。” ( b3 ~4 w/ n' E0 ?, Y
何抚台道:“昨日张舍人如何?”
+ v# T: h8 Z+ V5 o' Z, J0 l 王飞豹道:“他是贵介公子,文武全才,小女怎敢高攀?” 3 C' f9 V/ K9 K9 z7 c1 w- y
何抚台道:“张舍人也有愿,要才艺相当方娶。昨战后甚赞令爱绝伦,甚有倾慕之意。本院与许爷商议,问过你后,好成就这段姻亲。”
: e' W5 d1 o/ D, E# k9 M 王飞豹谢了何公,回到寓中,把这些话对二女说知,二女低头不语。
2 p; X( Y3 O5 H! m$ ~ y 且说何抚台差人会同许总兵,打轿竟到张家,张生父子忙穿公服相迎。茶毕,何公道及作伐之事。张父问是谁家,何、许二公合口同声道:“就是昨日比试二女。我看她才色俱妙,堪为郎君之配。” 6 \: e+ b" `9 S1 m. o* o
张公道:“这个使不得。彼乃远方小民之女,吾乃名门阀阅之儿,良贱既分,尊卑有别,怎好议亲?” % b4 I4 M7 C" O
许公大笑道:“老先生差矣。令郎有愿,非才艺相同者不娶,除了此二女,哪里再寻这样对头。况王飞豹道,其女亦有誓,不嫁康夫。如此看来,岂不是天付姻缘。且令郎文武超迈,必能建用于世,得这样内助,真是家门有幸,国运兴之兆。公乃世之奇男子,何必效俗子拘儒之说。从来英雄起于微贱者不少。使王子领兵援辽,封拜俱分内事也。且太原王氏,原是旧家。二女仪容,亦非村俗也。佳配难得,岂可当面错过了。” ' o7 _+ L0 ?. Y5 Y" L
何抚台道:“此言极是,张公休得执滞。”
% W( e8 _8 H) B/ l* V$ R) G5 c 张公听了这一席话,便应承了,道:“既承二位公祖吩咐,谨当如命。” |